{{ $t('FEZ002') }}生命教育學科中心|
主題:遇見電影 翻轉生命:發現寬恕的力量
講師: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 吳庶深老師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 林文魁老師
時間:110年6月24日(四)10:50~12:10
撰文/東海大學附屬高級中等學校 陳姵錦老師
我平時休閒娛樂,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去看電影。電影的聲光效果,電影配樂,劇情刻畫,演員的表演,所有的一切成就了一部完整的電影。
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我總是會讓自己置身於電影情節中,跟著電影的劇情起伏而產生不同的情緒變化。記得我在觀看電影孤味時,家庭之間關係的互動,就如同我們常會在親密關係的親人間,更容易造成傷害。神力女超人1984,描寫人性的刻畫,可以自私也可以因愛而選擇放棄。這幾年時下最熱門的動畫—鬼滅之刃,藉由炭治郎在斬鬼的旅程中,對於變成鬼的人,其實都有其背後的故事,可以讓我們去思考和探討。
在今天的研習中,庶深老師先從自身的教學經驗,去思考教學的課程設計,如何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可以更專心的學習。而文魁老師因撰寫論文緣故,設計以「寛恕」為主的課程設計,利用電影—葉問,作為課程討論的內容。因電影不只可以帶來娛樂,也可以有教育意義,引發思辨。
電影可以喚起人們情感與反思等一系列反應。於是今天兩個老師特別示範利用電影—葉問,來帶領我們思考「寛恕」。
葉問電影劇情:因阿梁的衝動鬧事,而讓大家失去一個練武的地方,也藉由阿梁對師父的道歉,師父的應對方式,讓學生思考寛恕的本質為何。
線上研習中,文魁老師拋出討論的議題,讓大家去思考阿梁和師父的應對方式,在各位老師踴躍的發言和參與討論之中,逐步釐清什麼是「寛恕」的本質和意義。
文本體驗的方法有很多,感謝庶深老師和文魁老師,今天示範利用電影的文本,帶領大家如何思考,進行討論,釐清「寛恕」的本質,進行了一場精采的示範與說明。
利用電影,思考生命的問題,找到翻轉生命的力量
{{ $t('FEZ012') }}
{{ $t('FEZ003') }}2021-06-24
{{ $t('FEZ004') }}2022-01-17|
{{ $t('FEZ005')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