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生命教育學科中心|
日期:111年2月18日(五 )09:10-17:00
地點:Google Meet
參與人數:19人次
課程代碼:3340899
研習時數:4小時(種子培訓4小時)
時間 | 課程內容 | 講師/主持人 |
---|---|---|
09:20-09:30 |
開場 |
國立羅東高中│胡敏華老師 |
09:30-10:00 |
研推小組會議-種子教師培訓新制 |
國立羅東高中│胡敏華老師 |
10:00-12:00 |
價值思辨 |
中國文化大學│古秀鈴老師 |
12:00-13:00 |
午餐 |
學科中心團隊 |
13:00-14:10 |
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以哲學思考主題為例(一) 40分鐘講述教案寫作與設計,30分鐘演示核心概念 (例:偏見與謬誤) |
國教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楊惠娥老師 |
14:10-14:20 |
休息片刻 |
學科中心團隊 |
14:20-15:00 |
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以哲學思考主題為例(二) (補充及提問) |
新北市私立辭修高級中學│范毓麟老師 |
15:00-17:00 |
社群報告(10分鐘報告、10分鐘回饋) 歷程、報告狀況 |
各分區社群召集人 諮詢委員/研究教師 |
研習花絮
在年後的疫情疑慮中,又一次以線上方式進行了種子教師的培訓研習,雖然節省了交通時間,並且減少移動的風險,但看著螢幕聽課始終感覺少了一點面對面的親切。所幸上午有秀玲老師充實精彩的課程,下午有兩位種子教師的教案分享,稍稍彌補無法與社群夥伴暢談的缺憾。
上午的課程中,秀玲老師以淺顯易懂的事例說明道德價值與明智價值的概念,且依循西方哲學史的脈絡,詳細解說了享樂主義的觀點,並從慾望滿足理論帶領夥伴進行討論。而最後的伊比鳩魯謬論也引起夥伴的討論,藉由邏輯論證釐清伊比鳩魯論述的盲點所在。
下午則是教案實務分享,雖然有部分內容尚未實際操作,但無論是惠娥老師的食安問題討論或是范范運用夢想城鄉的社會設計所帶出的價值思辨,均能提供第一線的老師參考如何運用生活周遭的事件進行引導思考,從而連結學習重點來設計學習任務。特別是越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越能引起學生動機,也更能深入問題,以檢視自己的思維與觀點,從而進行探索與反思。
而各區社群的報告可看出社群老師們共同努力的心血,以及指導教授悉心的提點,雖然疫情帶來許多的不便,但透過線上的共備與研習仍然能凝聚著大家共同為生命教育的課程貢獻心力,就是最美好的事了。
研習照片
{{ $t('FEZ012') }}
{{ $t('FEZ003') }}2022-02-18
{{ $t('FEZ004') }}2022-03-31|
{{ $t('FEZ00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