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普高課程推動工作圈|
探究教學提問要「問什麼?怎麼問?」,「如何問出好問題?」的提問技巧是每個教師在教學歷程中必須不斷精進與學習的重要專業技能,也是重視引導的探究教學關鍵核心。
為提升教師對探究教學提問的設計要領與技巧,國教署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於109年7月8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校區教育大樓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探究教學提問技巧工作坊」,特別邀請師大教育系林君憶助理教授以日本教科書為例,探討與臺灣教科書在問題理解設計上的差異,提醒教師們在教學過程必須「從問題到理解」,引導學生形成對概念的深度理解。
本次工作坊亦邀請師大附中洪逸文老師,以地球科學教學為例,說明「從問題到教學」的實務應用,不僅分享課堂提問的方法,也呈現如何透過問題,改變學生被動聽講的習慣,建立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希望透過本次工作坊,能幫助現場教師們理解問題的定位與功能,掌握轉化教學材料與文本為教學提問的方法,精進教師的提問技巧,有助於探究教學的實務應用。
在各科與會教師們的回饋中,多數教師認同本次工作坊能有助於增進提問技巧,更加了解探究教學構思與學習情境規劃內涵,也可有助於素養導向教學設計中核心問題的研擬,幫助教師們更加理解素養導向教學之學習表現評量概念與方法,有利於未來在教學現場實踐與應用。
甄曉蘭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問題是開展探究學習的關鍵,提問的功能與價值在於我們是藉由問題獲得啟蒙,而非答案。不同問題類型具有不同的效益與特質,教師可以運用問題來組織課程和學習單元,透過核心問題搭建探究學習鷹架,透過高階問題來激發思考與探究,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與自主學習能力,習得探究的方法、態度與精神。
林君憶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在教學現場中,教師經常提問,透過教科書來看學習經驗,從提問到理解之間,需考量問題、理解、內容、表現之間的關聯性,思考、釐清主題、知識、概念在各領域內縱向知識發展的關聯與重要性,以及與真實世界的連結與價值,透過提問幫助學生理解學習,並能將所學知識實踐於生活情境之中。
洪逸文老師 國教署探究與實作北區推動中心
課堂教學是教師備課成果的展現,提問帶來學生思考與理解模式的改變,重現發現的歷程,以提問為本的備課歷程可有助於教師教學設計與問題省思,實踐探究式教學,增加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與表達。身為教師,我們如何啟發學生,就決定我們留了什麼給學生。
{{ $t('FEZ003') }}2020-07-08
{{ $t('FEZ004') }}2021-11-01|
{{ $t('FEZ005')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