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英語文學科中心|
教學新思維/新取徑
在英語文課程中,教師必須統整國中小及高中的學習經驗,從能力、學科導向到素養導向,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教學設計方面,彰顯語文的工具性,支持自主學習、跨領域學習,並且強調聽說讀寫運用於生活溝通的實用性,培養學習自信與策略。此外,透過不同教材教法的選用與設計來扶弱適性,以求「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
英語文課程旨在養成學生的英語文核心素養,其教學應有以下設計原則:
目標:以學生為中心,重視適性學習與情意因素,引導學生逐漸展開三面九項全人發展模式。
素材:善用不同體裁、主題的文本,透過語言學習獲取新知,接軌世界最新脈動。
重點:重視外語理解與表達,善用學習策略,新添篇章結構概念,促進邏輯思考及文化理解能力。
評量:激發學生創造能力,注重個別差異,採用多元評量方式,並進行符合差異化教學的分組評量。
在新課綱理念中,英語文教育強調作為人際溝通之用,並且透過英語文獲取世界各領域新知,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語言溝通與理性思辨的知能。為達英語文領綱之教育目標,教學課程設計一改過去著重語言知識的基本框架,除了融入聽、說、讀、寫等溝通功能外,也希望能夠適時導入思考能力訓練,並且著墨篇章結構教學,給予學生不同情境脈絡中的探究學習機會,透過探究問題引導,由淺入深培養語言知識、溝通功能及思考能力,發揮英語文核心素養能力。教師透過課程地圖定位學生起點行為,擬定學生學習目標,挑揀合適的核心及相關概念,設計不同層次的探究問題,由知識性、概念性到辯論性問題,引領學生逐步培養不同素養內涵的核心能力。
表2-1 新課綱英語文學科重要內涵
{{ $t('FEZ003') }}2020-12-25
{{ $t('FEZ005')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