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地理學科中心|
學校:國立鳳新高中
獎勵:1.獎金玖仟元、2.獎狀一只、3.建議該校敘獎「嘉獎兩次」
教授評語:
1.情境設計與世界重大事件相結合,有助於擴展國際視野、理解全球相關議題。
2.試題題型多元,難易適中,非選題的評分規準明確,且兼顧社會領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運用。
3.整體而言試題含括的素養層次有擷取資訊、邏輯推理、廣泛理解等,尚稱完整。
4.題目結構佳,各子題的題幹設計和試題情境間具內在一致性,連繫緊密。
學校:臺北市立南湖高中、新北市立錦和高中、臺北市立麗山高中
獎勵:1.獎金伍仟元、2.獎狀一只、3.建議該校敘獎「嘉獎兩次」
教授評語:
1.情境設計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有助於培養運用地理或社會領域的概念與視野,理解社會相關議題。
2.根據情境設計的試題,涵括的素養層次完整,且題型多元,結構形式良好。
3.非選題目設計具反思評價和創意精神,且評分規準明確,有助於素養導向學習的實踐。
學校:臺中市立龍津高中、臺北市立內湖高中、臺中市立龍津高中
獎勵:1.獎金肆仟元、2.獎狀一只、3.建議該校敘獎「嘉獎兩次」
教授評語:
1.情境設計取材多元,表達型式活潑,兼顧生活情境與學術情境。
2.大部份試題由基礎到進階循序發展,可評量出不同學習成就學生的學習狀況,符合差異化教學的精神。
3.非選擇題設計,可引導學生進行作答,答案不致過於發散。
4.部分題組大題幹所欲評量的主題宜明確化,以避免不必要的猜測。
1.鄭○祝老師、賴○宏老師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2.洪○鈞老師、張○婷老師、陳○華老師 臺中市立龍津高中、臺北市立內湖高中、臺中市立龍津高中
3.王○筑老師、羅○淳老師 桃園市私立啟英高中
4.李○儒老師、劉○羽老師 宜蘭縣私立中道中學、國立師大附中
5.陳○鴻老師、王○青老師 國立北門高中、臺中市立臺中家商
獎勵:1.獎金貳仟元 2.獎狀一只 3.建議該校敘獎「嘉獎乙次」
備註:關於英文命題是否符合跨領域命題的標準 (110.06.23)
有參賽者用英文進行命題,雖然獲得部分委員的欣賞,但討論的結果不符合跨領域/學科的原則。評審委員會會議結論如下:目前尚未實施雙語教育,使用英文設計地理試題的情境,易產生考英文還是考地理的爭議,對於英文程度較差的學生而言,評量結果的效度與信度,也將值得商榷。故評審委員一致決議:實施雙語教育前,用他國語言設計試題情境或提問問題,不符合跨領域/學科的原則。
參賽名單(預計於6/23辦理評審會議,6/25日公告得獎名單)
編號 | 學校 |
1 | 臺北市立北○女中 |
2 | 高雄市立中○高中 |
3 | 臺北市立大○高工、新北市立光○高中 |
4 | 新竹市私立磐○高中 |
5 | 桃園市立內○高中 |
6 | 國立員○高中 |
7 | 國立臺○一中 |
8 | 國立鳳○高中 |
9 | 臺中市立龍○高中、臺北市立內○高中 |
10 | 臺中市立龍○高中、臺北市立內○高中 |
11 | 臺北市立南○高中、新北市立錦○高中、臺北市立麗○高中 |
12 | 臺中市立大○高中 |
13 | 桃園市私立啟○高中 |
14 | 宜蘭縣私立中○中學、國立師○附中 |
15 | 國立北○高中、臺中市立臺○家商 |
16 | 國立新○女中、國立師○附中 |
17 | 國立興○附中 |
18 | 國立竹○高中 |
-----------------------------------------------------------------------------------------------------------------------------------------
壹、計畫依據
一、依據教育部國民及教育署核定普通高級中學地理學科中心109學年度工作計畫。
二、地理學科中心109學年度工作計畫撰寫第一次諮詢會議。
三、地理學科中心109學年度工作計畫撰寫第二次諮詢會議。
貳、計畫目的
一、推廣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之理念,深化素養導向評量之意涵。
二、提升素養導向學習評量命題技巧,累積素養導向評量資源與經驗。
三、增進教師對大考中心新型態試題方向了解,促進新課綱課程之實踐。
参、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承辦單位: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
肆、參加對象
全國高中(職) 109學年度地理教師為主(含代理、兼課和實習教師);每組最多三人,至少需包含一位地理科教師。
伍、 競賽內容
一、競賽試題設計
請依照素養導向評量設計原則進行命題。命題原則與步驟詳見附件一。
二、投稿作品規格:
1. 請依據上述原則進行題組命題,一件參賽作品需含3個題組題,每一題組皆為混合題型(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兼具),至少一個題組為跨學科/跨領域試題。
2. 題組之主題幹情境及評量形式,需根據測驗內容(學習內容)及測驗目標(學習表現)之條目進行設計。
3. 每個題組的子題數以3-5個子題為原則,子題設計可以選擇以下評量形式
(1) 客觀測驗題(選擇題)(有標準答案)
(2) 客觀問答題(簡答題或限制性反映論文題)(有標準答案)
(3) 開放問答題 (無標準答案,需提供閱卷評分規準)
4. 補充叮嚀:試題內勿出現參賽學校名稱與參賽老師姓名等資料。
三、報名繳交資料:
一件參賽作品請存放於一個信封袋,袋內需包含報名表與授權書(各1份)、參賽作品(一式6份)、參賽光碟(1張)。若投稿二件作品請分裝兩個信封袋,以此類推。各項資料說明如下:
1. 報名表與授權書(紙本):
請列印並填寫附件二與附件三資料,參賽教師皆需親筆簽名。
2. 參賽作品(紙本):
① 試題。
② 解答及詳解。(開放性非選擇題需提供閱卷評分規準)
③ 評量設計之雙向細目表。(雙向細目表內可不必填入試題全文,但需註明每一試題題號及對應之測驗目標(學習表現))
※補充說明:繳交6份參賽作品,設定A4版面,黑白印刷,每份排列順序如下:題組1①②③ +題組2①②③ +題組3①②③ 。
3.參賽光碟:光碟上註記參賽教師姓名
光碟內含4個檔案:3個題組題word原始檔+1個報名表word原始檔。
檔案1:題組1完整試題+解答及詳解(開放性非選擇題需提供閱卷評分規準)+評量設計之雙向細目表(*.docx)。
檔案2:題組2完整試題+解答及詳解(開放性非選擇題需提供閱卷評分規準)+評量設計之雙向細目表(*.docx)。
檔案3:題組3完整試題+解答及詳解(開放性非選擇題需提供閱卷評分規準)+評量設計之雙向細目表(*.docx)。
檔案4:報名表(附件二)(*.docx)。
陸、報名與投稿
一、僅提供通訊報名。
二、收件時間:110年3月15日至4月9日截止,以郵戳為憑。信封上註明『社會領域素養導向評量設計競賽』。寄至以下地址:「403臺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95號 地理學科中心收」
三、參賽表格請參照附件二、三。
柒、評審方式
由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邀請相關領域教授、高中教師組成評審小組,評審方式共分初審、複審與決審,相關評審標準及評審方式說明如下:
1.評選配分:主題幹情境設計25%、大小題幹關聯性25%、試題結構形式20%、非選題的題型創意30%。
2.評選方式:規劃於110年4月進行評審,挑選最符合新課程理念及評量效益之試題數份,取第一名至佳作數名,最終獎項由決審之評審委員決定。
捌、獎項與獎勵
一、得獎者以組為單位分別給予稿費(第一名9,000元、第二名5,000元、第三名4,000元、佳作2,000元)、獎狀。
二、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將發文至各得獎教師之服務學校,建議學校予以敘獎獎勵(敘獎資格於各校人事室認定)。
玖、版權說明
一、參賽作品恕不退還(參賽者請自行預留底稿)。入選作品之參賽者須同意該作品及作品內容素材之著作財產權屬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與作品參賽作者所共同所有。參賽作者同意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對於該作品之著作財產權擁有專屬無償使用權,得公開展示、重製、編輯、推廣、公佈、發行和以其他合作方式利用本作品內容,以及行使其他法定著作財產權所包括之權利。
二、若參賽作品經人檢舉或告發涉及侵害著作權或專利權,經有關機關處罰確定者,將取消其參賽資格並追回原發放參賽獎金(稿費)與獎狀。
三、參賽作品若涉及違法,由參賽者自行負責。
四、參賽者不得運用已獲獎之同一作品投稿本次甄選活動。
五、參賽作品內容以自行研發編製為主。若引用他人之圖片、影音與文字等,需取得所有權人同意,並註明出處。
六、避免在參賽作品中直接呈現他人網頁或個人基本資料。
七、作品繳交期限截止後,參賽者不得再新增、刪除、或修改。
拾、本競賽辦法若有未盡事宜,修改後公告於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網站。
{{ $t('FEZ012') }}
{{ $t('FEZ003') }}2021-06-25
{{ $t('FEZ004') }}2021-08-23|
{{ $t('FEZ005')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