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地球科學學科中心|
地球科學學科中心本學年度第一場課綱座談會於臺南二中登場,感謝臺南市教育局及臺南二中地科教師群協助,活動已於110年末辦理完畢。
本系列活動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以推廣學科中心種子教師研發教案為主,臺南場由高雄女中蔡靜誼老師分享「地科老師的夢與真實—我在不同課程中加入了什麼?」。講師分享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多元選修課程「地科福爾摩斯」與「防曬探究與實作」為例,從「獎勵機制」、「活動模組化」及「明確的任務及評量規準」來談課程設計及運作的重點。
接著,進一步以自己所研發的教案「我的2D3D星空」為例,恆星的周日運動模型因為涉及空間轉換,需要運用大量圖形及道具協助教學的進行,進入108課綱後此部分的內容沒有太大變動,但是課綱精神更強調素養式教學。本課程便以日常生活情境「赤道是否能見到北斗七星?」為題,讓學生能利用簡易材料進行探究式活動,分組討論並建立恆星周日運動的模型。研習現場也帶領與會教師一同進行實作,教師皆回饋獲益良多,例:「可以讓學生在理解天球運動時之盲點,利用實作來補足並活化學習。」;「在課程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熱情、幸福感、學術知識或技能,幸福感的部份使人感動。」;「收穫很多,有機會要在多元選修施行。」等。
第二部分則是課綱焦點座談會,學科中心為瞭解新課綱實施狀況調查,邀請臺南地區教師分享各校開課狀況及所遇到的困難。地科教師在新課綱實施後,因為必修時數減少,所需開設的課程種類增加,需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設計課程及備課,若能藉由學科中心種子教師的課程研發分享及交流,對教學或開課都有極大的助益。所以與會教師們期待學科中心辦理的增能研習,以「素養導向教學示例的分享」為最多,其次是「議題融入或跨領域教學的增能」,提供學科中心之後辦理增能研習的方向。
自新課綱實施後,因為課程種類增加,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教師排代課的難度更大,導致地科教師出外研習不易。很難得能聚集這麼多臺南區教師,一同交流及學習,也感謝與會師長所提供的意見及回饋。
活動剪影
{{ $t('FEZ003') }}2022-01-05
{{ $t('FEZ004') }}2022-07-07|
{{ $t('FEZ005')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