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普高課程推動工作圈|
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是指公民對媒體能加以社會性、批判性的分析、評論,且接觸、使用媒體時,能以更多樣的型態創造互動、溝通,甚至本身能運用大眾傳播媒體,表達自已的思想與傳達訊息,從而消除其消極、被動性格,回歸掌握傳播權的主體角色與自主能力。
在現今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裡,各種資訊快速傳遞與流通,身為第四權的媒體所傳遞的訊息深遠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認知,教師與學生都需要具備良好的媒體素養。有鑑於此,國教署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於109年9月26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校區辦理「媒體批判識讀與小論文寫作工作坊」,特別邀請臺師大國文系須文蔚教授介紹媒介素養專題製作、臺師大教育系甄曉蘭教授介紹國際文憑專題論文課程、臺師大圖書資訊學研究所陳昭珍教授分享自主學習與小論文寫作的應用實務,做為教師規劃學習歷程檔案之參考。希望能在科技世代與媒體洪流中,提升師生媒體素養與批判省思能力,幫助師生理出教與學之脈絡,成為有智慧、批判省思能力的新世代公民。
在參與本次工作坊後,多數與會教師們認同工作坊內容不僅有助於教師更清楚認識媒體素養的內涵與重要性,也能啟發對媒體製作融入學科教學與評量的思考,掌握媒體識讀批判要領,以及協助教師能以多元評量的觀點來認識學生自主學習的內涵與精神。
須文蔚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在現今各種網路媒體發達的時代,媒介素養教育愈發重要,透過文學、數位跨領域專題製作,應用臉書社群平臺協作功能,發揮即時性、互動性與多元性的教學效益,培育學生獨立學習、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應用臉書媒體製作的新生態結構值得未來教學省思,身處社群時代的我們不該盲目追求「曝光」,反而應該要開始擁抱「表達」!
陳昭珍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自主學習能力是成功學習的關鍵,也是現今許多大學系所重視與期待看到學生所具備的能力。但自主能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透過學習、倚賴專業的協助和不斷練習自我管理式的學習,才能培養出來的能力。透過專題探究、小論文寫作歷程,可幫助高中生逐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展現學習的主體性。
{{ $t('FEZ003') }}2020-09-26
{{ $t('FEZ004') }}2022-05-22|
{{ $t('FEZ005')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