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生物學科中心|
生態與公民科學-110學年度跨單位合作深化生物教學研習
由清華大學生科系團隊研發,從全民關心的外來種、入侵種、野生動物之調查開始,到校園中容易採集的蕨類,最後切入公民科學的發展與生態研究的結合。亦期望透過強化生物學科中心與大專院校、專業學會組織,及社教機構等教育單位合作規劃教師研習之橫向聯繫,建立跨單位策略聯盟,強化教學資源交流與共享之平台與管道,以落實108課綱課程與教學相關方案,活化教師教學内涵,深化教師素養導向之教材教法與課程規劃能力,強化108課綱之推廣與實踐。
日期:110年8月19日、110年8月20日
110年9月2日、110年9月9日
地點:Google meet 線上會議
研習回顧:
八月場充實的二日研習營結束
感謝所有參與的老師們~也感謝合作單位 #清大生科 #新竹市輔導團 一同圓滿這一場研習
顏士清教授講授外來入侵種與野生動物調查
流浪貓犬對於世界及台灣的原生生物帶來什麼災難?
顏教授除了分享 #入侵種 的經典案例外,更分享自己在陽明山所進行的流浪犬研究。此外,
課程中安排線上實作,讓老師們一同操作R STUDIO/R進行研究數據的分析。
在互動回饋中,大家還一起延伸討論前一陣子,陽明山牛群群體暴斃的事件。
黃貞祥教授講授公民科學與生態研究
高中生也可以對科學有貢獻嗎?
黃教授梳理公民科學的發展脈絡,更提供豐富的 #公民科學 教學資源。開啟高中端發展公民科學相關教學活動的契機~
另外,教授也提醒對研究有興趣的高中生,除了實驗研究外,
還可以嘗試運用 #後設研究 的觀點,活用公民科學資料庫的數據進行 #自主學習 ~
郭立園教授講授蕨類物候學
隨處可見的蕨類,如何發展實作課程呢?
從事蕨類研究的郭教授,分享了實驗室正在進行的物候學調查,除了介紹 #物候學 的概念與重要性外,
也連結到公民科學在這一類長期調查中可能提供的協助。跟著郭教授實驗室的研究,
老師們也能一窺蕨類生態調查的研究歷程與方法,相信在實作課程設計及自主學習的引導上,都能夠提供很好的靈感。
這次的研習中,參與的老師們也使用了 #Padlet 進行共編筆記!互相分享資訊~
研習剪影:
{{ $t('FEZ003') }}2021-12-10
{{ $t('FEZ004') }}2022-05-18|
{{ $t('FEZ005') }}48|